×

普洱澜沧:无人机护航甘蔗“甜蜜事业”

收藏

  当前,正值甘蔗生长管护关键时期。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发展河乡黑山村的田间地头,连片的甘蔗郁郁葱葱,充满生机。甘蔗地上方,一架架植保无人机如灵动的飞鸟,在“飞手”熟练操控下穿梭忙碌,为甘蔗喷洒农药,展现出满满的“科技范”,高效便捷的飞防服务不仅为甘蔗增产丰收筑牢根基,更以科技之力为“甜蜜事业”保驾护航。

  随着“嗡嗡嗡”的螺旋桨转动声,满载农药的植保无人机在技术员指挥下迅速腾空,旋翼下方强大气流推动着白色农药雾流,均匀洒落在蔗叶之上,场面颇为壮观。

  “以前人工打药施肥,每亩成本约60元,现在使用无人机,仅要30元,效率得到很大提高。”发展河乡黑山村甘蔗种植大户杨会舍站在田埂上算起了经济账。

  相较于传统人工作业,植保无人机喷洒不仅肥药用量少、作业成本低,作业效率更是大幅提升,省时省力,喷药也更为均匀,还避免了人工接触药物的安全隐患。

  澜沧丰蕴民用无人机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所且介绍:“发展河乡黑山村目前共有8台植保无人机,每台可以装载50至70升药水,1个小时就能完成近40亩的农药喷洒任务。以往传统人工喷洒作业,一天最多完成3到4亩地,而植保无人机一天能完成300到400亩的喷洒工作,不仅减轻了人工成本,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。2025年,我们计划完成2万多亩甘蔗地的喷洒任务。”

  值得一提的是,杨所且还是发展河乡黑山村的亚洲象监测员。起初,他学习使用无人机是为了监测亚洲象踪迹,后来通过网络了解到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,看好其广阔前景,便购置一架无人机试练。起初,附近村民对植保无人机的防控效果看法不一,但他凭借出色的作业成果,逐渐赢得大家信任,口碑也随之传开。2021年,他顺势成立了澜沧丰蕴民用无人机有限公司。目前,该公司已拥有8架植保无人机和8名技术员,作业服务范围覆盖周边邻近乡镇,如勐海县勐阿镇,澜沧县酒井乡、惠民镇、糯扎渡镇等,每人年均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。

  甘蔗是发展河乡重要经济作物,全乡951户种植户参与其中,2024/2025榨季种植面积1.96万亩,预计产量11万吨,产值4950余万元。当地党委、政府表示,将持续深化“科技+农业”模式,推广无人机在多领域应用,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,让“会种地”变为“慧种地”。

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。 已有 0 条评论
pua
温馨提醒
尊敬的用户,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,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。
一键下载放心安装
×